近日,《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發布,這是十八大以來第12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
《意見》提出在保障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基礎上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建設水平和鄉村治理水平,為縱深推進我國鄉村振興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面對新形勢新問題,肥料生產企業如何借助政策東風助推企業和行業高質量發展?老趙認為關鍵在于緊扣糧食安全主線,推動產品創新和農化服務齊頭并進。
做好肥料保供提質,筑勞糧食安全根基
2023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13908.2億斤,連續九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這是新時代我國取得的巨大成就。而在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糧食供求仍將處于緊平衡狀態,為進一步筑牢糧食安全根基,《意見》明確了糧食穩產增產、耕地質量提升兩方面的任務。
一是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兑庖姟诽岢觥霸鷮嵧七M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把糧食增產的重心放到大面積提高單產上,確保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在現有土地生產要素的約束下,要大面積提高單產,必須從根本上提升土壤地力。一方面,肥料生產企業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保障大宗肥料平穩供應,鞏固糧食安全成果;另一方面,要加強技術創新,推進肥料結構的轉型升級,加快有機肥、微生物菌劑、土壤調理劑等新型肥料產品開發,釋放耕地潛在產能。
二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的實施方案”。2024年,《意見》將任務進一步細化“優先把東北黑土地區、平原地區、具備水利灌溉條件地區的耕地建成高標準農田,同時開展鹽堿耕地治理改良、強化退化耕地治理,實施耕地有機質提升行動”。高標準農田建設不僅要求對現有高質量耕地進行保護,同時強調通過開展土壤培肥、工程技術等手段實現低產耕地土壤改良和障礙消減,實現高質量耕地儲備。肥料企業不僅要積極開發障礙消減功能新型功能性肥料產品,改善土壤健康;同時要前瞻布局輕簡化、機械化施肥技術,提升肥料質量和宜機化水平。
打造高效服務團隊,助力農業綠色轉型
21世紀以來,肥料行業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2015年肥料消費量達到峰值,隨后“肥料零增長”政策出臺,產量和消費量逐年下滑,產能過剩、產品同質化問題日益凸顯,在“內卷化”的大環境下,做好肥料產品是基礎,服務好百姓才是維持長期競爭力的關鍵?!兑庖姟访鞔_“要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和標準體系建設,聚焦農業生產關鍵薄弱環節和小農戶,拓展服務領域和模式”,這就要求肥料生產企業打造高效農化服務團隊,創新農業服務方式,解決農村人口老齡化、土地分散、種植方式不合理等關鍵問題,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和綠色轉型。
來源:老趙說農資